调查:近三成学龄前儿童每天使用网络超30分钟
2018年02月06日09:20文章来源:新浪自动送彩金我要评论
【导读】寒假到来,又到了孩子与网络接触的“蜜月期”,同时也是许多家长担心孩子用网安全的“头痛期”。近日,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联合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发布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研究报告。
寒假到来,又到了孩子与网络接触的“蜜月期”,同时也是许多家长担心孩子用网安全的“头痛期”。近日,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联合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发布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时间在30分钟以上。如何让儿童学会安全用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联合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国内首部儿童网络安全教育多媒体人偶剧《HELLO多多网络保卫战》全国巡演活动,日前在天津展开,该剧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就网络成瘾、网络欺凌、网络诈骗三个目前儿童用网中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展示。启动仪式上,专家们呼吁家长提高学龄前儿童用网安全防范意识。
“截至2017年,中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近1.7亿。在线娱乐是儿童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部分低龄儿童开始尝试网上社交、发布信息、网络消费,其中10岁时儿童接触QQ的比例已达37.4%。儿童网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告诉记者。
记者在巡演现场随机采访部分学龄前儿童家长,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痴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剧等现象并不少见。一些家长坦言,自己的孩子非常喜欢模仿网上所接触到的不良信息。近年来出现的“儿童沉迷网络游戏,与家长一言不合就跳楼”“儿童网上炫富”等极端事件让不少家长瞠目结舌。
“学龄前时期是儿童习惯养成、社交能力培养、信息收集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家长们要慎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电子保姆’,要主动沟通,保障足够的亲子交流时间;同时,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控力、辨别力,要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张海波说。
据悉,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与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已达成合作协议,下一步将在本市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助力孩子们的上网安全。
责任编辑:白洁
- 流行性感冒疫苗为何不“流行”?01.31
- 破坏孩子安全感的6大行为,你可能01.31
- 如何帮孩子的右脑“充电”?01.30
-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呢? 七招解决01.29
- 别让孩子只顾着读书了,这样才是01.29
- 宝宝9个月了还不会爬 怎么办?01.29
- 这五种行为说明宝宝在变聪明,宝01.22
- 婴儿洗澡9大禁忌,宁愿不洗也不能01.22
- 爸爸带孩子,孩子更出色,这是为01.22
- 胎儿没有入盆 顺产真的没有可能吗01.18
- 流行性感冒疫苗为何不“流行”?01.31
- 破坏孩子安全感的6大行为,你可能01.31
- 如何帮孩子的右脑“充电”?01.30
-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呢? 七招解决01.29
- 别让孩子只顾着读书了,这样才是01.29
- 宝宝9个月了还不会爬 怎么办?01.29
- 这五种行为说明宝宝在变聪明,宝01.22
- 婴儿洗澡9大禁忌,宁愿不洗也不能01.22
- 爸爸带孩子,孩子更出色,这是为01.22
- 胎儿没有入盆 顺产真的没有可能吗01.18